首页

中国女王鞭打男奴

时间:2025-05-26 02:56:31 作者:端午将至!龙舟竞渡展现速度激情 特色粽子满足食客味蕾 浏览量:49943

  央视网消息:再过几天就要迎来端午节了,目前全国各地的龙舟赛陆续开赛。近日,第18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在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江三河口水域举行,21支龙舟代表队挥桨竞渡,展现水上的速度与激情。

  随着发令枪响,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线。江面上,鼓声雷响,战鼓节奏紧凑而富有力量,划手们动作整齐,奋力挥脚。龙舟劈波斩浪,你追我赶。岸上,观众的助威声此起彼伏,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。据介绍,本次比赛设置22人龙舟200米、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,吸引了来自广东、四川、重庆等地的21支队伍共570余名队员参赛。广东肇庆代表队和重庆合川代表队分别获得200米和500米直道赛总成绩第一名。

  广东肇庆龙舟队队员陈俊豪说,这次是我第一次来到重庆参加龙舟比赛,觉得重庆的风景特别漂亮,重庆人也特别热情,还是挺开心的。

  重庆合川龙舟队队员陈文博说,我们取得了比赛的第一名,觉得非常开心。接下来,我们也会继续刻苦训练,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  古城河畔挥桨竞渡 共赴龙舟运动盛宴

  5月24日早上,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(湖北荆州站)正式开赛。来自全国各地的35支代表队、近千名运动员和教练员,以及裁判员齐聚在湖北荆州,在古城河畔挥桨竞渡。

 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,100米直道赛开赛,四支队伍迅速冲出起跑线,队员们随着鼓手的节奏加快,奋力滑动船桨。最终,福州长乐汇泉龙舟队以不到21秒的速度在本小组第一个冲到终点。

  福州长乐汇泉龙舟队队长郑昌鑫说,大家的协作能力、团队配合表现都很好。

  本次公开赛为期两天,设置男子公开组、女子公开组、大众组三个竞赛组别,其中,公开组共16支队伍,由全国各地的龙舟队组成;大众组共19支队伍,由荆州市各县市区、市直各部门、企业和高校的队伍组成。比赛过程中,队员们不断总结经验、调整战术,争取每一轮比赛都能划出最好的成绩。

  特色粽子“香”约端午 风味独特受欢迎

  端午将至,在云南保山市昌宁县,茶叶粽、碱水粽、火腿粽等特色粽子琳琅满目,以独特风味满足不同食客的味蕾。

  一大早,茶农字绍娟就开始挑选当地优质的古树红茶,熬煮出红褐色的茶汤、放凉,再倒入淘洗干净的糯米中,糯米泡发好,大家围坐在一起包粽子,再用大火蒸煮。很快,一个个棱角分明、茶香四溢的茶叶粽新鲜出炉了。

  温泉镇茶农字绍娟说,我们这里茶叶很多,大家都喜欢吃茶叶粽。端午前后,天气很热,茶叶有生津解暑的功效,吃上几个茶叶粽,心里凉凉快快。

  除了茶叶粽,碱水粽同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。这种粽子是将粟米秆烧成灰,加入开水过滤,制成碱水,然后将糯米与碱水混合浸泡5至6小时,为糯米上色、增香。碱水粽包好后需要大火煮4个小时左右,口感最佳。

  田园镇龙泉村村民吴凤兰说,我们家这个粽子就是天气热的时候吃,有健胃消食的作用,吃了肚子不会撑,胃不会难受。

  包碱水粽的时候,当地人还会加入云南产的火腿,制成独具特色的火腿粽。一口下去,火腿的咸香与糯米的清甜完美融合,唇齿留香。(央视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“保安熊仔”太空漫游记

科技日报北京3月3日电 (记者张梦然)时髦的牛仔服一直被诟病“不环保”,但《自然·通讯》2月2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,一种新方法能降低生产蓝色牛仔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。这些方法或让蓝色牛仔布染色对环境的影响最多降低92%,并能防止布厂工人在有害化学物质中的暴露,而成本只有适度增加。

滴滴“橙果计划”公布2024年名单 400位司机子女喜获奖学金

南漳享有“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”美誉,当地古山寨群被称为中国版“马丘比丘”。据考证,南漳古山寨萌芽于史前,诞生于楚汉,繁荣于明清。2013年,南漳古山寨群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眼下当地正积极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。

(粤港澳大湾区)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将于11月推行

上午9时,古田临水宫内锣声奏响,旌鼓擂动,顺天圣母陈靖姑成道1233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。迎神曲悠扬响起,主祭人、陪祭人着传统礼服,手持素香,虔诚进谒,祈愿国泰民安。

1毫米降雪量能积多少雪?掌握这个知识看天气预报再也不迷糊啦

“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,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。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,中国这艘巨轮正以新的航速向着目标乘风破浪。

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第二十二批电动自行车领域违法案例

据海关统计,今年前10个月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.02万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其中,出口20.8万亿元,增长6.7%;进口15.22万亿元,增长3.2%。

相关资讯
(杭州亚运会)印尼力士打破挺举世界纪录 中国选手韦胤廷提前出局

一方面,有利于弥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“数字鸿沟”。当前,在我国文化消费领域,城乡、地域、代际之间存在一定的“数字鸿沟”,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助于扭转这一现状,改善人民生活品质。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能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,包括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、公共文化云等,扩大优质公共文化产品的覆盖面,拓展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,发展网络视听、线上演播、数字艺术展示等新业态,有效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,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。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,将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,打通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、及时性,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、精准化供给,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有助于及时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,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订单式服务、互动式服务转型,让人们更精准、更有效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,拥有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。

热门资讯